导语:耳朵是五官之一,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耳朵结构大体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说明如下:
外耳:主要是耳廓和耳道,外耳道功能主要是收集声音,将声音的声波能量传递到中耳,传递到的鼓膜;
中耳:是从鼓膜的中耳鼓室腔到乳突腔,以及耳咽管都属于中耳的范围,中耳通过鼓膜的振动将声音的能量通过听骨链传递到内耳;
内耳:主要是耳蜗前庭以及半规管,内耳通过中耳传递的机械振动信号,通过神经轴转化成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颞叶,从而产生听觉。
耳朵的作用包括收集、感知声音和平衡功能,具体如下:
第一:收集和感知声音
人耳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感知外部声音,耳廓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并通过外耳道和中耳腔听骨链将其传输到鼓膜,然后再传输到内耳,转化为电信号并被大脑感知。
第二:平衡功能
耳朵的重要功能是平衡功能,主要由内耳前庭器官发挥。
日常生活中,耳朵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可能在提起耳朵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耳朵会发痒,时不时的都会抓挠一下,看到这句话,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开始掏耳朵了呢?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有些人的耳朵频繁发痒呢?痒就痒吧,还掏不出任何东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和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呢?
耳朵频繁发痒,却啥也掏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建议来了解
细菌感染
耳朵痒可能是细菌感染,医学上称中耳炎,如果不加以治疗,后期会化脓。
多为洗头洗澡,经常有水进入耳朵引发,或者感冒鼻塞时,用力擤鼻涕,会把喉部病*迫入进内耳导致感染。
治疗一般可以自己做,药店几块钱购买一瓶双氧水,每天两到三次直接倒入耳中,冒泡越多,表示里面细菌越多,直到不再冒泡,再多用两三次即可结束治疗。
每次浸泡三到五分钟即可,前面两天可以间隔8小时一次,以后间隔12小时一次,当然,这也需要医生的检查。
另外,自来水里含有很多细菌,耳朵或破皮伤口都是不宜沾到水的,必定导致感染。
螨虫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螨虫,其实螨虫确实存在,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皮屑所致,人体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皮肤代谢,螨虫就以此为食。
如果经常出现的这些皮肤代谢没有及时清理,可能就会导致大量的螨虫繁殖。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自身的皮肤,这样就会出现发痒的情况,当然,耳朵也不例外,很多时候确实人们耳中经常有螨虫作祟,才会导致耳朵发痒。
过敏症
很多时候耳朵发痒和过敏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远离过敏源,医院就诊。
如果耳部出现发痒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指甲掏,以免损伤耳朵,如果什么也没掏出来的话,就要注意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找到原因,再进行处理。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掏耳朵的习惯,想用棉签、木棒、手指等硬物掏耳朵,损坏皮下组织,使外耳道的皮肤变得太干燥,也会引起耳痒。
耳道疾病
耳朵痒可能是因为炎症感染而引起的,如果大家在生活中患有外耳炎等炎症感染疾病,那么在发生炎症之后耳朵部位就会出现瘙痒难耐的症状表现。
另外,像自身疾病如:糖尿病、鼻炎,也会引起耳朵痒。
以下几种情况很容易伤到耳朵,建议了解!
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
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结语:希望本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大家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