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王大爷:
我最近躺下、起床、翻身时,总是一下子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有时还会恶心想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得了“耳石症”。这就奇怪了,我的耳朵怎么会有石头?
这石头还能让人晕的这么厉害
?
王大爷的经历和疑问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别着急,本期科普就为大家好好介绍这磨人的“耳石症”
。
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耳石——耳石肉眼是看不见的,虽然叫耳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存在于内耳的碳酸钙结晶。每个人的耳朵里都有着小小的结晶体,正常人的结晶固定在椭圆囊和球囊,一旦当其脱落,离开原有位置,掉落到别的平衡结构中,如半规管就会引起眩晕。如何治疗?耳石症引起的眩晕虽然让人感到很不适,但它是一种良性疾病,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损害,有些患者不需要治疗也可以自愈。大部分患者只要明确诊断,通过治疗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得了耳石症,不用怕!
1
手法复位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是手法复位治疗,原理就是将滑落至半规管内的耳石颗粒,通过头位的变化使其返回椭圆囊。
2前庭康复训练
有一部分耳石症患者在成功手法复位后,仍会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残余症状,这时候就需要配合前庭康复训练,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增强患者的代偿能力,尽快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
3放松心情
耳石症发作时的不适感受极易造成患者的恐慌,这也是复位后出现残留症状的原因。类似这样的患者放松心情才能更有利于治疗。
发生耳石症不一定都是坏事,虽然“石”来会让人“晕”转,但他也向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