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
TUhjnbcbe - 2020/12/1 13:55:00

作者:程倩,彭新,单希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头位变动引起的短暂发作性眩晕,并伴有特征性眼震。BPPV为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疾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8%。BPPV可依据其有无明确的致病因素而分为原发性(也称特发性)和继发性BPPV,后者可继发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病*性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以及内耳供血不足、头部外伤等。本文通过对42例外伤性BPPV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BPPV的认识,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年7月至年5医院眩晕病研究所确诊的例BPPV病例,其诊断依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年发布的BPPV诊断标准。在例BPPV病例中,42例(9.7%)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外伤史,被诊断为外伤性BPPV,作为观察组,另例作为对照组。

方法

(1)诊断试验方法: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BPPV诊断性变位试验,其中Dix-Hallpike试验用于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的诊断,仰卧翻滚试验(SRT)用于水平半规管BPPV的诊断。

(2)复位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治疗。其中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复位法;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型BPPV采用Barbecue复位法;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型BPPV采用Guni复位法。复位治疗后建议患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3)疗效评价:患者在首次复位治疗后1周进行复查,询问其症状改善情况,并再次通过SRM-IV型BPPV诊疗系统对患者进行诊断性变位试验,对仍有眩晕症状者或变位试验眼震阳性者再次给予复位治疗。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年发布的BPPV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复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阴性;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患者复位治疗成功后接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再度出现典型BPPV症状者视为复发病例。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观察组42例外伤性BPPV病例中,男22例,女20例,男女比例为1∶1.1,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2.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69岁,平均(52±17)岁,男性平均年龄(49±17)岁,女性平均年龄(54±1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56±13)岁,男性平均年龄(57±13)岁,女性平均年龄(55±13)岁,2组患者年龄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观察组42例外伤性BPPV患者中,仅7例(16.6%)经1次复位治疗获得治愈,35例(83.3%)需经2~10次复位治疗方获治愈,平均复位次数8.24次;对照组例BPPV患者中,例(89.0%)经1次复位治疗即获治愈,余44例(11.1%)需经2~13次复位治疗得以治愈,平均复位次数为1.10次。观察组患者需2次及2次以上复位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需平均复位次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1年随访期内,观察组42例外伤性BPPV患者治愈后出现BPPV复发者10例,复发率23.8%,而对照组例BPPV患者成功复位治疗后出现BPPV复发者77例,复发率19.6%,2组病例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BPPV为最常见的眩晕原因,可占到眩晕患者的20%~30%。目前有关该病的病因学研究较少。尽管其病因尚不很清楚,但已明确BPPV可由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所致。近年来,随着对BPPV认识的不断提高,外伤性BPPV病例日益多见。近期大宗病例研究显示,在BPPV病例中外伤性BPPV可占到23.4%,而本研究中,外伤性BPPV占9.7%。外伤性BPPV具有较明确的致病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BPPV可发生于外伤时或外伤后,因此有时从创伤到出现BPPV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如在本研究病例中,自受到创伤到出现BPPV症状时间超过24h者占47.6%,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问诊时应详细询问其外伤史,对于有外伤史的眩晕患者应及时进行变位试验以排除BPPV,必要时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变位试验以明确诊断。

一些临床病例报告显示,BPPV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本研究一般BPPV病例中也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而外伤性BPPV病例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约为1∶1。一些研究显示,与特发性BPPV相比,外伤性BPPV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轻及年龄分布较均衡,但本研究显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BPPV病例的年龄分布并无明显差别。

在复位治疗上,与特发性BPPV病例相比,外伤性BPPV通常需要多次复位治疗,如有研究显示,特发性BPPV和外伤性BPPV所需平均复位次数分别为3.7次和2.2次。有报道显示,BPPV单次复位治疗的有效率可达80%左右。本研究显示,42例外伤性BPPV患者中7例(16.6%)经1次复位治疗获得治愈,余35例(83.3%)均经2~10次复位治疗方获治愈,平均复位次数达8.2次,而在对照组患者,单次复位治疗的有效率达89.0%,需多次治疗者仅占(11.1%),平均次数次为1.1次。即外伤性BPPV所需平均复位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BPPV复位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与特发性BPPV病例相比,外伤性BPPV的复发率通常较高。有研究显示,特发性BPPV和外伤性BPPV病例的复位治疗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8.5%和42.1,另有研究显示,复位治疗后1年随访发现,特发性和外伤性BPPV的复发率分别为67%和12%。而在本研究中,复位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外伤性BPPV与对照病例的复发率接近,分别为23.8%和19.6%,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表明,外伤性BPPV具有一定发生率,在BPPV病例中约占10%。外伤性BPPV病例中男女比例接近,在年龄分布上与特发性BPPV病例并无明显差别。外伤性BPPV患者多数需要经过多次复位治疗,复位治疗后亦常出现复发,1年复发率在20%以上。

来源:北京医学,年第39卷第8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