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空间常识
TUhjnbcbe - 2021/2/20 16:41:00

1问:听人说过,有关听觉的音响有分生理音响学(PhysiologicalAcoustics)与心理音响学(PsychologicalAcoustics),这二种音响学有什么不同?

答:所谓「生理音响学」指的是听觉器官接受声波、以及发声器官发出声波的一切研究。而所谓「心理音响学」指的是二耳听觉与大脑结合之后,所产生的一切认知、判断以及反应。举例而言,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响应范围就是生理音响学的范畴;音响迷能「看到」二喇叭之间有SoundStage的存在,就是心理音响学的范畴。

当音响迷在聆听音响时,有很大的比例是受到心理音响学的制约,对不同器材、线材声音的判断、形容;层次、深度、定位、解析力的感知;以及各种调声的差异判断力,都与心理音响学息息相关。无论是生理音响学或心理音响学,都起因于我们的耳朵听到声波(SoundWave)。

2问:声波是什么?

答:物体在受到激发时,都会产生振动,而振动是来回往复周期性的,因此会推动发声体周边的空气,让空气产生疏密状的传导。而我们所谓的「声波」就是发声体以一种特定复杂的振动周期(频率)在鼓动空气,将发声体的复杂振动周期传导到耳朵,进入外耳道、耳膜、中耳、三个耳小鼓与内耳,让我们的大脑感知到声音,这就是所谓的声波。

3问:声波只能在空气中听到吗?

答:不!声波除了可以在气体(空气)中传导之外,还可以在液体与固体中传导,不过传导的速度不同。声波在空气中传导的速度大约是每秒公尺(摄氏20度)。声波在淡水中传导的速度每秒大约1,公尺,在海水中每秒大约1,公尺。声波在固体中的传统速度最快,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传导速度,钢的传导速度每秒约5,公尺,铝的传导速度每秒约5,公尺,铜的传导速度每秒约3,公尺。声波在木材里的传导速度比金属还慢,不同的木材也有不同的传导速度。

4问:什么是频率?

答:频率(Frequency)就是一件物体每秒振动的周期,如果每秒振动20次,此时我们就说这个频率是20Hz;如果每秒振动1,次,我们就说这个频率是1,Hz。通常我们都以k(小写)来代表1,Hz,所以1,Hz会简写为1kHz,2,Hz就会简写为2kHz。Hz的来源是为了纪念发现电磁波的德国物理学家HeinrichHertz,所以把频率的单位(公制)称为Hz。

5问:耳朵到底是怎么接收声波的?

答: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所组成,外耳包括耳廓、耳道。中耳包括鼓膜(耳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三万多根的听觉神经纤维)、前庭、半规管。声波最终透过内耳的第八对脑神经把振动讯号传递到大脑,由大脑来解读判断。声波的传递除了经过外耳、中耳、内耳的机械作用传递之外,最后必须由大脑来做判断,所以听觉包括生理的听觉与心理的听觉。

6问:一般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概是多少?

答:我们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大,高低二端的听觉会越迟顿,甚至听不到。以一般年轻人而言,人耳所听到的带宽大约是20Hz-20kHz,这也是为何音响器材的带宽规格大多以20Hz-20kHz为准的原因。上了中年,高频的感知能力很快衰减,能够听到16,Hz就相当不错。有些人对于某频域的听觉感知比较弱,有些人则会比较强。例如有些人对4kHz左右的感知较不敏感,有些人则对10kHz左右的感知很敏锐。

7问:人耳能够听到的最小声与最大声的范围在哪里?

答: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小音量是0dB,也就是从0dB以上才有「声音」,事实上我们能听到的声音跟环境噪音有很大的关系,音乐厅的空间背景噪音大约在20-25dB左右,一般临大街的公寓测起来背景噪音往往高达60dB以上,很安静的公寓大约能够有35dB左右的背景噪音,这已经可以让我们感觉非常安静了。如果环境噪音太高,太小的音量会被杂音遮蔽,无法让「大脑」感知到。

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音量大约是dB,此时耳朵会开始感到疼痛,再大声甚至会导致耳朵受损。

8问:每个人耳朵所听到的频率响应曲线都相同吗?

答:每个人对声音的频率响应感知会有所不同,事实上人耳对不同的频率也有不同的敏感度差异,频率越低敏感度越差,频率越高敏感度也越低。而在2,Hz-5,Hz这段频域人耳的敏感度比较高,尤其3,Hz-4,Hz这段频域最敏感(这是因为耳道共鸣所致)。这也是为何一般人都觉得大音量下2,Hz-4,Hz之间的频域「比较吵」的原因,处理聆听空间时这段频域要着重吸音。市面上办公室或公共空间广泛使用在天花板上的矿纤板就是用来吸收这段频域的材料。

9问:什么是基音?什么是泛音?

答:当自然界物体振动时,会发出不同的特定振动频率,而在物体的振动频率中包含基音(FundamentalFrequency)与泛音(Overtone),基音就是某一特定音高的频率(例如1,Hz),泛音就是该特定频率的倍频,包括二倍(2kHz)、三倍(3kHz)、四倍(4kHz)、五倍(5kHz)、六倍(6kHz)……以上「整数倍数」的共振频率产生。我们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其实就是特定频率与其他所有倍数频率的混合。在乐器上,我们会说那个特定振动频率是「基音」,其他共振所产生的更高频率是「泛音」,也就是音响中所称的「谐波」。

10问: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发出基音的物体?

答:没有,所有自然界中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都是基音与泛音的混合,没有单独存在基音的物体。单独的基音只有存在于实验室中,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如仪器所用的测试频率,通常我们称为「纯音」。

期待黑胶唱片卖元台币一张

态度决定结果

调声二大难关:饱满的低频与好的音质音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空间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