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有老下有小,作为顶梁柱,中年人这些健康
TUhjnbcbe - 2021/8/19 11:18:00

现如今中年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会压的很多人喘不过气,这个时候面临的也就是中年危机。

人过中年,什么最重要?大概就是健康了吧。这些身体相关的健康指标,你都知道吗?

1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血糖正常:5.0%~6.5%

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6.0%~7.0%

这个指标测的也是糖尿病,但跟“空腹血糖”不太一样。空腹血糖反映当下的血糖水平,会受到近几天饮食、活动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天的血糖情况,受近期活动的影响不大,是更稳定的指标。

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这个病,但它到底有什么危害,大家在怕什么呢?

糖尿病,是血液中的糖分过高,由此引起多喝水、多尿、多食、消瘦、乏力、肥胖等等症状,但最可怕的不是这些,而是——高血糖会慢慢地引起各种组织损伤,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引起肾病、心梗、脑溢血、足部末梢神经炎、眼底病变等可怕的疾病。

而预防这些并发症,关键就在于——稳定血糖。只要遵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注意日常护理,上面这些可怕的后果统统不会发生!

2

血压

60岁以上:/90mmHg

60岁以下:/80mmHg

高血压初期只有偶尔的头晕、头痛,但不要掉以轻心,这不代表没有损害。

它是一步一步蚕食你的身体,从小动脉痉挛,到中动脉硬化,再到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直到最后,也许一场意外,心肌梗死、突发的脑出血、脑缺血就带走了一条生命。

要避免这种后果,关键在哪里呢?

尽早就医。

“我只是有点头晕、头痛,不用看医生。”

“我血压只是高了一点点,不是什么大事。”

······

多少人曾这样拒绝就医?这其实是不对的。血压高了,越早就医,血压就更容易控制好。除了就诊,生活中还需要注意这些事:

(1)每天食盐的摄入量限制在6克(约1个啤酒瓶盖)以下;

(2)注意含钠高的食物含:①酱油、调味酱、酱菜等;②腌制品(如腊肉、咸鱼、咸蛋等)③挂面、蒸馒头时用的碱;

(3)戒烟戒酒;

(4)保持运动,超重请减肥。

3

血脂

胆固醇(TC):3.1~6.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3.9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

三酰甘油(TG):0.8~2.3mmol/L

平时“重口味”,爱吃肥肉爱喝酒,一过中年,血脂就蹭蹭蹭地往上涨,收也收不住了。

对于诊断出“高血脂”的朋友,只能很抱歉地说一声:对不起,你需要忌口和运动了。

(1)如何忌口?

肉、蛋及乳制品每天只能食用25~30g。

(2)如何运动?

以快走、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主,运动时保持80%的最大心率(此处需要一个运动手环),保持20-30分钟,每周运动最少运动3-4次。

4

体重

体质指数(BMI):20~25kg/m2

体重的控制,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改善都有好处,如果你懒得(不会)计算这种数据,找一家正规的健身机构是比较好的选择。

5

谷丙转氨酶

正常值:9~50U/L

谷丙转氨酶是肝脏健康的晴雨表,它正常时,说明肝脏的能力是好的,一旦它升高了,很可能就是肝细胞或某些组织受到伤害,已经发生了坏死。

如果谷丙转氨酶升高了不处理,很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与肝癌,危及生命。

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升高跟这4个原因有关:病*性肝炎、药物或*物引起的肝炎、长期饮酒损害了肝脏、胆囊炎症。

6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23~62μl/min

这是肾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如果它增高了,说明肾脏出现了轻微的损伤,一定要尽快就医、及时止损。

另外,报告单上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有增高,则说明肾脏损害已经比较严重,已经不能耽误了。

7

白细胞

参考值:(4.0~10.0)x10^9/L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都应该引起重视: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20x10^9/L以上),可能跟骨髓疾病、恶性肿瘤有关;低得明显则可能跟是某些病*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有关。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除了自己的身体情况,还要关心家中老人,老年人的体质比较差,容易得病。孩子幼小顽皮,容易磕磕碰碰。健康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对自己的,而且这也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

强壮的心脏。人到中年,心脏也渐显老态,高血压、冠心病、心梗频频造访。法国里昂饮食和心脏研究中心发现,坚持多吃蔬果、鱼类,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的地中海饮食,能减少50%~70%的心脏病复发风险。爱护心脏,要先摸清它的喜好,它讨厌有“三高”、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老熬夜的主人。中国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教授表示,心脏偏爱红色果蔬,如西红柿、红苹果等;爱吃坚果,如核桃、杏仁等。

除了这些健康指标,中年人还应具备如下身体素质与生活状态:

良好的视力。远处电线杆看上去是弯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现看到的东西有差异……这些都说明视力异常。与年龄相关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会损害视网膜。《康健》杂志刊文提醒记住3个数字:1.早晚各花5~10分钟热敷眼睛;2.每天有意识地眨眼次;3.每隔45分钟就远望一下。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锌的食物,如橙汁、胡萝卜、花椰菜等。此外,戴太阳镜、40岁以上每两年做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也很重要。

愉悦的笑声。笑是缓解压力最简单的工具。美国洛玛连达大学研究发现,有“愉悦笑声”的一组参试者,体内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26%,与心脏病、糖尿病风险相关的C反应蛋白水平则下降66%。日本研究发现,每个月笑2小时,对血压的好处堪比少吃盐和减重10磅。


  

稳定的血糖。多项研究发现,血糖异常会增加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控好血糖,关键是控制体重。美国波士顿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奥莎玛·哈迪博士说,一个超重的人减去7%体重,其糖尿病风险会下降一半。每周应至少做3次有氧运动并持续30分钟~1小时,以中低强度为宜。其次,要在饮食上下足功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说,应少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糖、高盐食物以及白米饭等“精食品”,每天多吃果蔬、薯类、杂粮等。


  

敏锐的听力。内耳有1.8万个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是我们的听力卫士,但脆弱的它们经不起噪音的长时间折腾,也承受不起强噪音的集中袭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海涛建议,不管是唱歌还是戴耳机,每过45~60分钟务必给耳朵“解放”10分钟;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尽量别戴耳机,戴的话应选择头戴式耳机,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


  

亲密的朋友。缓解情绪压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脏病,降低患乳腺癌风险……这些都是朋友给健康的加分,且均经研究证实。顾家固然是好事,但并不等于将家庭和婚姻当成人生的全部。美国《预防》杂志曾刊文指出,人一生需要交8种朋友,包括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小、比自己年轻的朋友、伴侣的朋友、一起锻炼的朋友等。


  

坚硬的骨头。骨骼一旦变脆,也就意味着人体这座“大厦”面临危机。美国克雷顿大学骨质疏松症专家罗伯特教授说,40岁后每天应补充单位维生素D,因为人体通过晒太阳自然生成维生素D的数量在下降。此外,每天喝牛奶超过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所以补充牛奶、酸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很重要。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下降2.3%~3.3%,喝酒也会弱化骨骼,应戒烟限酒。平时还可多做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举哑铃、引体向上等。

 

灵活的平衡。跳舞、滑雪、羽毛球等,都需要良好的平衡力,否则很容易摔倒。华盛顿健康老龄化中心物理治疗师柏妮塔·贝莉说,很多男性注重肌肉锻炼,但对平衡和身体灵活度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有老下有小,作为顶梁柱,中年人这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