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岳美中老先生的一则医案。
张某,女性,44岁。
患头晕证,于年10月14日自山西来求诊。
诊其脉虚弦。
症状:头晕耳鸣,时时呕吐,常发作,诊断为内耳眩晕症。
认为是肝虚郁湿,投以加味抑肝散(抑肝散方: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钩藤、柴胡、甘草),先服七剂。
复诊:郁湿见去。
继投养肝之剂,用治头晕。
……
年春季患者由上海来函述说服药经过,前方共煎服20剂,内耳眩晕症基本痊愈。
惟现有自汗不止,恶风,经常感冒、咳嗽。认为她是久病体弱,“表虚自汗”。
寄以玉屏风散方:生*芪g,白术g,北防风60g。
共为粗末(注意不要碾细,细则不宜煎服),每服9g,煎两次,早晚服。嘱服完一料,以观后效。
年7月18日,患者又从上海来北京复诊。云内耳眩晕症已半年多未犯;在服玉屏风散后,自汗痊愈,今隔两月,又复劳累自汗,但较前轻,现在感冒咳嗽。
因予桑菊饮,嘱其咳愈后,仍服玉屏风散一料,以固表止汗。
这个方剂出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风邪久留不散,及卫虚自汗不止。
王肯堂《证治准绳》名白术*芪汤,治风虚汗多。
我往年尝以玉屏风散作汤用,大其量,治表虚自汗,3?5剂后,即取得汗收的效验。但不日又复发,再服再效,再复发,似乎此方只有短效而无巩固的长效作用。
后见我院蒲辅周老医师治疗这种病证,用散剂,每日服9g,坚持服到1月,不独汗止,且疗效巩固,不再复发。
我才恍然悟到表虚自汗,是较慢性的肌表生理衰弱证,想以药力改变和恢复生理,必须容许它由量变达到质变。3?5帖汤剂,岂能使生理骤复?即复,也是药力的表现,而不是生理的康复。
因之现在每遇表虚自汗证,惟取散剂持续治之,比较长期的(地)服用,结果疗效满意。又蒲老用玉屏风散,白术量每超过*芪量。
考白术是脾胃药而资其健运之品,脾健则运化有权。慢性病注重培本,是关键问题。此方加重白术用量,是有其意义的。
文摘自《岳美中医案集》
要不,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