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当代护理人”,享受掌上阅读的快乐
案例:
患者姜某某,女性,69岁,因医院接受内耳迷路开颅手术治疗。手术较为顺利,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术后几个小时内患者神志清楚,并且可以与家人进行交谈,大约手术后5小时患者逐渐进入“睡眠状态”。此后几个小时中,陪护的家属开始还以为患者睡着了,但后来发现情况不对,患者已经表现出“呼之不应”的昏迷状态了。在此期间,值班护士通过望诊对患者使用了心电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也通过手电筒查看了瞳孔的状况,巡视病房时观察到患者面色正常,呼吸平稳,处睡眠状态,护理记录上显示血压偏高,其余正常,但患者却逐步由睡眠状态转入了昏迷状态。
案例分析:
分析本例原因,与当班护士对临床医学基本功不扎实,对可能出现因手术引发的继发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情况没有预见性,不清楚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疏忽了对患者神志的观察与测评有关。护士在病情观察中虽然注意到了上述病情变化的征象,却只是视而不见,没有及时采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措施,以致病情一路发展,最终出现了脑疝,经奋力抢救,虽然患者生命保住了,但只能是植物人状态。
本案例引发的思考:
护理观察是护士的基本功,护士在护理观察中应领会病情观察的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各种不同疾病的特征和相同疾病的不同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本文作者:李梦霞(医院)
本期编辑:涓涓细流
赞赏
(以上为当代护理人原创内容,如转载须获授权)
投稿邮箱:ddhs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