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医院耳鼻喉科,对一位老年性顽固性眩晕患者实施了‘’化学性迷路切除术‘’,使患者持续多年的眩晕得到了彻底治愈。该治疗方法为我院第一例,也是内*县第一例,该治疗方法的开展,为众多顽固性眩晕症患者找到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也使我院对顽固性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患者,王先生,男,61岁,井店镇北冯村人,于年3月28日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伴恶心、呕吐4年”为主诉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名诱因出现眩晕、耳鸣、耳闷胀感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1-3天,在当地诊所给予输液治疗(药名药量不详),症状持续1-3天才能缓解,此后无明诱因的发作,每年3-4次,发作次数逐渐增多,且伴双耳听力逐渐下降,以右耳为重。近4月来,几乎每周都要发作,且症状持续,药物治疗不能缓解。于3月28日收治入院,经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症,与3月30日在局麻下实施“化学性迷路切除术”,术后第二天眩晕、耳鸣症状减轻,至第五天眩晕症状基本消失,听力同前无明显下降,痊愈出院。今日术后第20天,电话随访患者眩晕未再发作,困扰了患者多年的眩晕彻底治愈了。
‘’化学性迷路切除术‘’是我科闫强主治医师在上海复旦大医院进修学习并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填补了我院的一项空白。闫大夫介绍:‘’化学性迷路切除术‘’是利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性,破坏内耳前庭功能,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常见药物为庆大霉素,在高倍显微镜下,把药物直接灌注到耳蜗内而破坏内耳前庭功能。
庆大霉素可作用于内耳的Ⅰ型前庭毛细胞,引起细胞萎缩和神经上皮细胞萎缩,可减轻膜迷路水肿,同时也可抑制前庭病理性兴奋向中枢传递,可破坏产生内淋巴液的暗细胞的分泌功能,减轻内淋巴液的吸收,从而缓解膜迷路积水。
该疗法简单、安全,创伤小,是治疗顽固性眩晕的最佳方法。尤其是经保守治疗失败的,单侧致残性梅尼埃病为首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