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放下生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岁月不饶人,苍天饶过谁
曾经活力四射的90后们
在经历鱼尾纹、法令纹、各种纹
发际线后移、脱发、秃顶之后
还有一个地方
你们应该警觉
ěrduo
耳朵
emmm听说你们好像要聋了
要聋了
聋了
聋!!!
(动图来自SOOGIF)
不要怀疑,这并不是一个玩笑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谈及背后原因竟是因为
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
年轻人???
听音乐!!!
疾控君吓得赶紧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动图来自SOOGIF)
地铁上、公交上、等红绿灯时的斑马线上……
随处可见戴着耳机,沉迷其中的年轻人
随时随地都可以High起来
(动图来自SOOGIF)
你们的耳朵还好吗?
武汉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您:
用耳不注意,小心听不见;
咫尺变天涯,亲人两行泪!
(动图来自SOOGIF)
耳朵,作为我们听到世界声音的唯一桥梁,你摸着自己的耳朵问问自己,你真的了解它吗?在“聋”到来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搞清楚,为什么会造成听力损伤?追根溯源,我们是怎么听见这个世界的呢?
耳朵构造,了解一下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简要来说,“听”的运作机制是:
1、外耳
耳廓-汇集声音并将声音传入外耳道
耳道(外耳道)-将声音导入耳内
2、中耳
鼓膜-将声音转换为振动
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将振动传输入内耳
3、内耳
内耳(耳蜗)-含有液体和高敏感性细胞(毛细胞),具有微小的毛状结构可随声音振动而运动
前庭系统-含有控制平衡的细胞
听神经-从耳蜗通向大脑
你不知道这个小毛毛有多么可爱!!!耳蜗内的毛细胞就是造成我们听力损失的关键人物,没有它们或者数量减少,我们的听力肯定会出大问题,更可怕的是,毛细胞不可再生,并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它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图为毛细胞激活机制)
当你将音量调到超过安全水平时,会带来毛细胞难以承受的振动,把你最最最宝贵的毛细胞震坏了,你可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听力损失,甚至听力障碍或者重度突发性耳聋……哭都来不及啊,宝宝们!
武汉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您:
用耳不注意,小心听不见;
咫尺变天涯,亲人两行泪!
请保护好听力太阳可以流浪,健康不能流浪!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知道要保护眼睛,要做眼保健操,然而对于耳朵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