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耳鸣的病因及临床管理下篇
TUhjnbcbe - 2022/4/15 16:55:00
医院订阅哦!

在耳鸣的病因及临床管理(上篇),我们对耳鸣病因与病理学、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耳鸣的病因及临床管理(下篇)将对耳鸣患者的诊断和临床管理进行详细叙述。

诊断

耳鸣可能是各种潜在疾病的病理症状,并是许多不同疾病的并发症。因此,耳鸣的诊断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诊断。对于某些疾病而言,耳鸣可能是潜在危及生命疾病的第一个征兆,如颈动脉狭窄或前庭神经鞘瘤。此外,如果伴严重抑郁症并有自杀倾向,未经诊断和治疗的耳鸣可以协同其他因素成为威胁生命安全的诱因。不同的耳鸣诊断也应侧重于特定的耳鸣亚型,即针对耳鸣的细致性鉴别分型,因为明确其原因可以从针对性的治疗中获益,如耳道阻塞时的耳垢清除、单侧耳聋时的耳蜗植入、由于微血管并发症导致耳鸣的微血管减压治疗、以及打字机耳鸣中的carbamazepine(听起来像打字机发出的声音的耳鸣,是由听觉神经的血管压迫引起)。

可采用决策树的方法逐步分析进行临床耳鸣诊断及治疗(图3)。建议所有患者采用基本诊断步骤进行诊断,包括详细的病史、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图4)、临床的耳部检查以及耳鸣和听力功能的听力学检测等。

图3:耳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

所有耳鸣患者应进行基本诊断评估;只有在符合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步骤。所有的程序都应该伴随着病情和咨询意见进行。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仅仅有这些初级的诊断内容对于明确耳鸣诊断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咨询对于耳鸣治疗也是不够的。如果基本诊断结果显示为急性耳鸣,并且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导致(如颈动脉夹层)。根据可能的因果关系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对于突发性急性听力损失的耳鸣、急性创伤后的耳鸣以及伴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必须立即采取治疗行动。

分级诊断的下一步是区分血管搏动性耳鸣和非血管搏动性耳鸣之间的差异。在血管搏动性耳鸣中,耳鸣的声音与心跳同步,需要进行神经、血管的检查。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的形成、良性颅内高压、颈静脉球高位等疾病可能是血管搏动性耳鸣的原因。临床上非搏动性耳鸣比搏动性耳鸣更常见,应根据耳鸣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发病原因加以区分。急性耳鸣伴突发性听力损失时,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急性听力损失为主,不宜延迟。

[译者介绍:颈静脉球位于岩骨下方的颈静脉窝内,是颅内乙状窦和颈内静脉连接处的球形膨大。颈静脉窝仅以薄骨壁与鼓室相隔,且其顶壁有时有裂隙或部分缺损。颈静脉球高位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血管变异,颈静脉球高位使颈静脉球窝与耳蜗之间的间距缩短,从而容易发生血管搏动性耳鸣。]

阵发性耳鸣可能是听觉神经压迫(auditorynerve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鸣的病因及临床管理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