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聆听世界之声,因为有正常的耳朵,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在举国上下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我们迎来了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世界听力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8个国际“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为什么把爱耳日定在3月3日呢?因为3就像我们耳朵的形状。听觉是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最迅速和最重要的沟通器官,疫情期间请照顾好你的耳朵“朋友”吧。
一、耳朵结构知多少
哇!原来我们的耳朵构造是这样的,太神奇了!
二、小小耳朵大作用
小朋友,你知道吗?虽然耳朵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耳朵由三部分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耳朵的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听力受损会引起交流、沟通及社交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小朋友,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我们要好好爱护耳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应由儿童开始
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同小孩去看医生。
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把进水的那只耳朵朝下,然后对耳朵用手轻轻拍几下,可以缓解进水带来的不适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棉签伸进进水的耳朵,利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大,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
家长给孩子洗头要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进水。
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
当人在每周超过四十小时及处于八十五至九十分贝的环境下而又没有作保护措施;或暴露于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都会毁坏耳蜗的精密细胞,造成声震损伤。所以,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例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不以为事,但是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
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短通话
小朋友应当尽量减少手机通话的时间,避免长时间通话对耳朵造成的伤害。尽可能使用免提功能,减少对听力的损伤。
少吃高脂肪食物
经常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会使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平常应该少吃动物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定期检查耳朵
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发生耳蜗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的,应及时治疗,防止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速度。
现在各类电子产品全面普及,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相信爸爸妈妈一定深有感悟吧!可是全面禁止电子产品又不现实,这个难题要怎么解决呢?
爸爸妈妈不如设定一个使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就停止使用。分散注意力,不要让孩子在使用过程中佩戴耳机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电子产品对小朋友听力的伤害。
耳朵是孩子感受这个美丽世界的途径之一,保护孩子的听力,就能保护孩子的健康。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