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受晕车荼*十余年之久的一只可怜虫,百科上说的——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
以上这些我都深有体会。
我上网各种查,偏方各种试,都P用没有,看了高赞回答,想象什么的也确实是因人而异,不能适合所有人。
到底有没有普适的方法能普度众生呢?
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楚该死的晕车是怎么回事。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
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
它们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
当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
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
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
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
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
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
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运动病症状。
总之,晕车是因为人体耳蜗里的前庭器官受到了过度的运动刺激引起的,
属于身体接受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
大家都知道,晕车再厉害的人,开车是不晕的,为什么?
这主要是因为前庭神经系统属于低级中枢,它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影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抑制作用。
当晕车的人开车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或高度集中状态,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高度兴奋对前庭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会晕车了。
同样,当战斗警报拉响时,原来晕船的海*将士即刻能够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战斗。
而以乘客身份乘车时,则不具有这种效应。
这样,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法子,只要我们乘车车时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
便可以抑制晕车的感觉,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痛苦。
那具体做些什么事情呢?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的有这样一个加一练习:
这个练习会让你在5秒钟之内达到认知能力的极限。首先,编一串不同的4位数数字,
并将这些数字写在一张索引卡上。然后,在桌上放一张空白的卡片。
你即将要执行的任务叫做“加1”,以下是其具体做法:
敲打出稳定的节奏(最好是有一个节拍器,并将其设定为一秒一拍)。
移动空白卡纸,大声读出数字。然后等待两个节拍,说出一个新的数字(这个数字是
将原来那个数字的每一位都加1得来的)。
例如:卡片上的数字是,新的数字就应该是。
另外,跟上节奏很重要。
很少有人在加1任务中能胜任超过4位数的数字,但如果你想挑战一下自己,可以尝试
一下加3的任务。
其中系统2是卡尼曼说的“慢系统”需要集中注意力。
这个不正和我们的目的一样吗?
以后每次我们乘车的时候,都坚持做这个练习,让自己全神贯注,充分发挥高级神经中枢的作用,彻底的抑制低级神经中枢。
让该死的晕车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