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阮长耿血栓与止血学科的任务现状及发展
TUhjnbcbe - 2020/6/5 16:56:00
阮长耿:血栓与止血学科的任务、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血栓与止血学是一门临床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血管性疾病、血栓形成性疾病及遗传性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学科担负着许多重大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血栓与止血学包含血栓性与出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血管病与血栓形成性疾病统称为血栓病,是临床上涉及面最为广泛的一类疾病,病因十分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或两者并存。

血栓风险因素检测是血栓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依据。动脉血栓风险因素检测,包括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凝血活化标志物等。

静脉血栓风险因素检测,包括遗传性因素、获得性因素和未知因素。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类药物、口服抗凝剂、肝素及其衍生物(低分子质量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溶栓药物和降纤类药物等。

抗血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医院的使用率达20%~30%,医院的使用率高达50%。

抗凝疗法是血栓病的基本治则,即使手术治疗,也要辅以抗凝治疗(如冠脉支架、心瓣膜替换、深静脉血栓等),以防日后再栓塞。

出血性疾病是另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所致的疾病统称,主要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友病(甲型和乙型)等属于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而血小板减少症(如ITP等)、维生素K缺乏症、重症肝病、DIC、医源性出血(如冠脉搭桥、矫形手术、介入治疗)和抗凝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等属于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动脉血栓是由于粥样斑块破裂部位富含血小板血栓形成,阻断血流,造成供血不足所致。静脉血栓则是因为内皮系统在异常血流(通常是血流缺失)、血液成分的异常改变(促凝物质增多造成的易栓症)以及内皮细胞的损伤等原因造成内皮细胞由发挥抗凝向促凝转变所致。

动脉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均需按不同情况选用抗栓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但不同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往往有明显的差异,这除了与患者年龄、体重、病情、食物、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外,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药物基因学的发展,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已应用于临床,使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减少了出血危险。

动脉栓塞性疾病多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静脉血栓的治疗则多以抗凝血治疗为主。血小板不仅是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主要来源,在心血管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动脉栓塞性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是针对血小板活化的关键通路。

纵观抗血小板药物进展可知,阿司匹林是经典抗血小板药物,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新型药物替格瑞洛兼顾疗效和安全,更具临床优势;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出血风险高影响其应用。PAR-1拮抗剂是FDA批准的最新抗血小板药物,而抗粘附剂还处于研发阶段。

近年来,血栓与止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组织因子与生理止血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证明了血管损伤及组织因子释出或表达是启动凝血或血栓形成的关键,进一步阐明了血栓的形成机制。

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和不同层次研究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复发规律、调控机理及其防控成为热点。血管新生研究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血栓与止血学科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1)以血栓形成和止血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切入点,开发新的诊断技术,探索新的诊断标志物,研发新的抗血栓药物与止血药物;

(2)开展重要疾病的防治研究。围绕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周围血管病和深静脉血栓等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中的关键科技问题进行攻关;

(3)开展出血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针对血管性血友病及血友病等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措施以及获得性出血的综合防治办法开展研究。

相信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血栓与止血学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进而造福更多患者。

问建议|请在下方留言

联系编辑|thrombus

.
1
查看完整版本: 阮长耿血栓与止血学科的任务现状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