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制作课程变现心理学2022年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扁平疣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关于您3《孟子》《普通心理学》津巴多基础心理学

心理现象人格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人格形成、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人格相互关系规律的科学。关于课

5基础心理学

6基础心理学

学科体系关联图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人格=+婴儿幼儿……老年发展心理学时间知、情、意、行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化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正常异常变态心理学量化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改善7基础心理学

总目录8第一讲定义心理学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第三讲感觉第四讲知觉第五讲记忆第六讲遗忘第七讲思维第八讲言语第九讲表象和想象第十讲意识第十一讲注意第十二讲需要第十三讲动机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第十五讲意志基础心理学

第一讲定义心理学一、心理学定义二、心理的本质三、心理学简史四、心理学用途基础心理学9

一、心理学定义(一)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人皆有之,一种精神活动,不同于其他物理、化学等现象,心理现象是主观的。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中间学科/边缘科学,即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二)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第一讲心理学定义10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11

第一讲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人格形成、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人格相互关系规律的科学。12基础心理学

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环节动物门,蚯蚓的“丁”字形实验。动物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动物心理发展阶段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个别——如:蜘蛛、蚯蚓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整体——如:青蛙、鱼思维萌芽—灵长类——外部联系—如:猩猩、猴子第一讲定义心理学13基础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

(一)科学心理学建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中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诸子百家人性论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气质体液说◆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冯特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第一讲定义心理学15a)“孟子性善论”b)“荀子性恶论”c)“世硕有善有恶论”d)“告子无善无恶论”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大师

(二)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1.结构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研究人的意识;内省法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研究行为(肌肉和腺体)通过S-R,预测行为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特海墨、柯勒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研究潜意识第一讲定义心理学17基础心理学

(三)当代心理学的主要发展取向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发挥潜能,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主要研究人的需要和动机。2.认知心理学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3.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一讲定义心理学基础心理学18

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一、神经元二、神经系统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基础心理学19

一、神经元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功能和营养单位。n组成n突触: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n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

二、神经系统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脑干:延脑脑桥中脑间脑:丘脑上下底小脑端脑(大脑皮层)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脊髓脑

(一)外周神经系统(也称周围神经系统)n 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n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躯体神经:随意神经,到达各个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的神经。自主神经:不随意神经或植物神经功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与情绪关系密切。①交感神经:提高机体唤醒水平,适应周围环境变化。②副交感神经:消除机体兴奋、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2外周神经系统是指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

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基础心理学23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心跳加强加快、大部血管缩(腹腔内脏、皮肤、外生殖器)心跳减弱减慢、部分血管舒(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呼吸支气管平滑股舒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消化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泌尿逼尿肌舒,括约肌缩逼尿肌缩,括约肌舒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驰瞳孔缩小,睫状肌缩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代谢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

包括脊髓和脑(重量占2%,消耗氧气占20%)。n脊髓:柱状中间灰质,外边白质,传递和反射。n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端脑)。1.脑干:脑最古老的部位结构:延脑、脑桥、中脑网状结构:睡眠与觉醒2.间脑丘脑(感觉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激素调节)下丘脑(内脏、情绪)底丘脑(运动)3.小脑:表层灰质,深层白质,维持平衡、调节运动。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4对侧传导、对侧支配延脑中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延脑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桥脑中脑里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中脑

4.大脑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最重要器官。大脑皮层/大脑灰质:指大脑外层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呈灰色。大脑白质:指大脑内部髓鞘化的神经纤维,呈白色。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5基础心理学

大脑皮层功能区①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及机能额叶(躯体运动)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枕叶(视觉)枕极颞叶(听觉)双耳②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机能中央前回,对侧交叉调节,倒置分布,代表区面积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③大脑皮层的联合区及机能大脑皮层联合区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言语联合区等高级心理过程。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6基础心理学

大脑皮层功能区展示27

(三)大脑两半球功能非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不对称性的。单侧化左利手右利手
  布洛卡年左半球额叶运动性失语症 斯佩里的研究割裂脑实验左半球: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分析右半球:形状知觉、空间知觉、情绪、音乐和艺术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8基础心理学

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普洛夫学说的基本概念n反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回答。n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n反馈:当神经冲动传递至效应器引起活动后,反射并不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又成为有机体新的刺激,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并传递到神经中枢。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29基础心理学

n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二讲心理生理机制30l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狗的唾液分泌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二级条件作用分化泛化消退l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箱强化白鼠踩杠杆实验条件反射:后天获得的反射无条件反射:遗传的、生来具有的,如吸吮、抓握和防御反射。贰壹

第三讲感觉一、感觉的定义和种类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三、感觉现象四、各种感觉31基础心理学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三讲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和种类(一)感觉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就会使人心理活动混乱,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感觉具有的特征包括直接性和个别属性。(二)感觉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第三讲感觉33基础心理学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剌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恰好能引起感觉的阈限值。感受性高低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关系:反比。(二)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剌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关系:反比。第三讲感觉34基础心理学

三、感觉现象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外界刺激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感受性降低)和暗适应(感受性提高)两种。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同一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 按照呈现时间不同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按照效果不同分: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第三讲感觉35基础心理学

感觉后象 刺激停止作用,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如记笔记。感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可相互转化。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联觉联觉是指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如:暖色和冷色。第三讲感觉36基础心理学

四、各种感觉(一)视觉1.适宜刺激:-纳米光波/电磁波2.生理机制:锥体细胞:杆体细胞:3.颜色4.视觉异常色盲隔代遗传明度分辨男女10倍第三讲感觉37心理特性物理特性明度强度色调波长饱和度纯度(单色光,饱和度%)色光混合:相加混合颜料混合:相减混合。基础心理学

第三讲感觉

(二)听觉1.适宜刺激:16-2万赫兹声波,但人对0-赫兹声音最敏感。2.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特点:高→低→中。听觉疲劳:强度太大或时间太长,感受性降低。3.声音心理学中,凡是人们不愿听到的声音都叫噪音。第三讲感觉心理特性物理特性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39基础心理学

40基础心理学

(三)嗅觉最古老能挥发的有气味的气体嗅细胞(四)味觉 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味蕾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五)皮肤觉 触压觉、振动觉、温度觉、痛觉生理零点(六)平衡觉 内耳中三个半规管,前庭器官。第三讲感觉41

第三讲感觉

(七)运动觉 肌肉关节的位移变化。感受器:肌梭腱梭关节(八)内脏感觉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九)痛觉 遍布全身,没有适宜的刺激,保护性作用,最难于适应。痛觉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第三讲感觉43基础心理学

第四讲知觉一、知觉的定义二、知觉与感觉三、知觉的特征四、知觉的种类44基础心理学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二、知觉与感觉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第四讲知觉45基础心理学

三、知觉的特征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把第四讲知觉46基础心理学

四、知觉种类(一)空间知觉
  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知觉(深度知觉)(二)时间知觉 延续性和顺序性,一维性,不可逆性。 线索:计时器、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生理心理周期。 准确性:听觉触觉视觉生物节律24小时第四讲知觉47基础心理学

(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对物体在空间中旳位移产生的知觉,如手表上秒针运动。似动现象(动景现象):指没有发生位移,却知觉为运动。(四)错觉歪曲知觉、固定的倾向、无法克服、条件具备就会产生第四讲知觉48基础心理学

感觉统合训练平衡觉、运动觉、视觉、听觉、触觉第四讲知觉

第五讲记忆一、记忆定义二、记忆过程三、记忆种类50基础心理学

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二、记忆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提取三个环节。●识记是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再认和回忆的中间环节。●提取形式有再认和回忆(回忆也叫再现)。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第五讲记忆51基础心理学

三、记忆的分类(一)照记忆的内容不同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二)按照人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方式和时间长短不同分为三个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第五讲记忆52基础心理学类型1秒以内不能

第六讲遗忘一.遗忘的定义二.遗忘的研究三.遗忘的原因四.系列位置效应53基础心理学

一、遗忘的定义第六讲遗忘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54二、遗忘的研究重要研究者:艾宾浩斯创造两个工具: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遗忘发展的规律:遗忘进程不均匀,先快后慢。保持(遗忘)曲线基础心理学

三、遗忘的原因(一)痕迹衰退说自然衰退,时间(二)干扰抑制说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第六讲遗忘55基础心理学四、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两头好,中间差)首因效应:开头比中间好近因效应:末尾比中间好

第七讲思维一、思维的定义二、思维的特性三、思维智力操作过程四、思维种类五、概念形成六、问题解决56基础心理学

第七讲思维思维过程感觉(个体)———知觉(整体)———思维↓→记忆↓↓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一、思维定义: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l感觉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认识了事物的整体。它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二、思维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57基础心理学

三、思维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四、思维种类(一)按照问题解决的创造性程度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二)根据思维的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分: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辐合思维:辐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思维大爆炸的游戏就是对发散思维的考察。第七讲思维58基础心理学

五、概念形成(一)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表示和记载,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思维活动借以进行单元。概念内涵: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外延:概念包含的范围或个数。内涵越深,外延越窄。(二)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或叫概念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第七讲思维59基础心理学

六、问题解决n定义:问题解决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n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2.原型启发的作用原型启发是指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3.定势的作用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第七讲思维基础心理学60

第八讲言语一、语言和言语二、言语活动形式三、言语活动中枢机制61基础心理学

一、语言和言语第八讲言语语言符号系统交际的工具社会现象言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心理现象62外部言语人们通过说、听、读、写的方式进行的,包括对话、独白和书面言语。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支持思维,不出声的,自问自答,非交际的特征包括:隐蔽性、减缩性和速度快。二、言语活动形式基础心理学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言语运动中枢(说话)布洛卡额下回表达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听话)威尔尼克颞上回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阅读)角回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写字)额中回失写症第八讲言语63基础心理学

第九讲想象和表象一、象形概述二、想象概述三、想象和表象关系64基础心理学

一、表象概述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最突出特征:形象性和新颖性。二、想象概述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属于记忆的范畴。表象在头脑中可以被操作第九讲想象和表象65基础心理学三.表象和想象关系表象是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过程。想象是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表象的可操作性是想象的基础和素材。想象与表象的区别1.定义不同2.范畴不同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属于思维范畴。3.创造性不同

第十讲意识意识和无意识特殊的意识状态66基础心理学

n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内部的觉知。意识具有的心理功能(心理机能):统合、管理、调节。无意识是指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如自动化的行为、下意识动作等。第十讲意识67基础心理学

n特殊的意识形态(一)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睡眠分为4个阶段。α波:安静和休息状态β波:清醒和警觉状态Δ波:睡眠状态第十讲意识68表睡眠的四个阶段(总结)睡眠阶段脑电波特点持续阶段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较低身体放松,易惊醒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频率高、波幅大很难叫醒20分钟第三阶段频率低、波幅大呈δ波出现睡眠锭40分钟第四阶段大都呈现δ波肌肉放松,功能指标变慢20分钟

69基础心理学

(二)梦1.梦境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β波,眼球上下左右移动60次/分,梦境的出现。2.梦是正常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3.做梦不会妨碍人的休息,但梦的剥夺影响健康。4.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第十讲意识70m梦~被压抑的需要、愿望、冲突的释放or满足。m分析梦~潜意识→意识化(释梦)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手段之一。基础心理学

第十一讲注意一、注意的定义和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转移四、注意的分配71基础心理学

一、注意的定义和广度第十一讲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72基础心理学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选择对象注意所能维持的时间上能力。注意起伏或注意动摇: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我们主观上是觉察不到的,并不影响许多种活动的效率。注意的分散(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客体,而指向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客体的现象,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第十一讲注意基础心理学73

三、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的特性。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第十一讲注意74基础心理学四、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指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即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如边弹边唱、边听边记等。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但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①有一种活动达到相当熟练程度 ②几种活动之间的有内在联系 ③两种活动不在同一加工器

第十二讲需要一、需要的定义二、需要的种类三、需要五层次理论75基础心理学

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如渴了就需要喝水,冷了就需要穿衣御寒等。二、需要的种类(一)根据需要的起源分1.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生理不平衡引起,包括进食,饮水、睡眠、排泄、性等。2.社会性需要(获得性需要):学习获得、人类特有,包括交往、成就、美、道德、求知需要等。(二)满足需要的对象分1.物质需要:社会物质产品,如食物、衣服等。2.精神需要:社会精神产品,如文化科学、美需要等。需要分类是相对的,需要之间是相互交叉的。第十二讲需要76基础心理学

人的身上有无限的潜能。如果适当地运用它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像幻想中的天堂一样美好。”“Freud提供了心理学悲观的一面,我们必须用健康的另一面来补充。”第十二讲需要AbrahamMaslow~基础心理学

三、需要七层次理论第十二讲需要.需要层次越高出现越晚。2.需要层次越高越能反映人类特征。3.需要层次越低需要力量越强。4.低层次需要满足后,较高层次才出现。5.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只是少数人的。6.缺失性需要:较低层次需要。7.生长性需要:高层次需要。基础心理学

第十三讲动机一、动机的概述二、动机的种类三、兴趣的培养79基础心理学

(一)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二)动机的产生第十三讲动机80基础心理学需要动机内驱力诱因情绪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十三讲动机81基础心理学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倾向性对什么感兴趣2.兴趣的广阔性有多少种兴趣3.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能否推动活动◆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第十三讲动机82基础心理学

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一、情绪情感的定义和功能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维度四、情绪情感的种类83基础心理学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和功能(一)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三种主要成分:认知活动、生理反应、行为表现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4情绪和情感反映关系主观感受可见表现有生理变化认识过程揭示本质形象概念不见表现无生理变化

(二)情绪和情感功能1.适应功能婴儿通过情绪反应与成人交流,以便得到成人抚养。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可以提高活动效率,对内驱力提供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3.组织功能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4.信号功能表情可以传递信息和沟通思想的功能。 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5基础心理学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区别情绪:情景性、易变性情感:稳定性、持久性◆联系情感通过情绪表达情感制约情绪表达方式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6基础心理学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和维度(一)维度情绪、情感的变化的可以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度量。(二)两极性情绪在各个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平静就有激动,有紧张就有轻松,也就是说,每一种特征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7基础心理学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1.基本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种基本形式。2.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敌意;焦虑等等。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8基础心理学

(二)情绪状态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3.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可通过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以应付外界突如其来的刺激和高度紧张的环境。第十四讲情绪与情感89基础心理学

第十五讲意志一、意志的定义二、意志行动三、意志的品质90基础心理学

一、意志的定义意志是有意识地自觉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有意识、有目的,有些行动是习惯性、无意识的,就不是意志行动。◆如果是自然而然地完成,没有困难需要克服,也不是意志行动。第十五讲意志91基础心理学

二、意志行动(一)意志行动的定义意志行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而且意志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的。(二)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第十五讲意志92A动机斗争B确定目的C选择行动方法D制订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付诸实施完成阶段关键环节第二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基础心理学

意志行动的第一准备阶段,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冲突。按照勒温的说法,动机冲突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 1.接近一接近(双趋冲突) 2.回避一回避(双避冲突) 3.接近—回避(趋避冲突) 4.多重接近一回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第十五讲意志93基础心理学

三、意志的品质第十五讲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基础心理学

95基础心理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