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熬夜掏耳朵戴耳机这些伤害耳朵的习惯,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科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34.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应晓燕陈燕萍

3月3日爱耳日,你足够了解耳朵吗?

其实耳朵也要悉心保护,熬夜、掏耳朵、戴耳机……这些我们习惯的小动作,很可能会让听力受损,甚至导致突发性耳聋。

如何保护耳朵和听力?一起来学习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连续熬夜,年轻人醒来后世界安静了

不久前的春节,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两名年轻患者。

一个人是一侧耳朵突然听力下降,有耳闷感。另一个人一觉醒来,感觉世界突然安静了,耳朵里像塞了一团棉花似的,听不清楚。

两个小年轻,这段日子都熬夜了。一个是连续两个晚上搓麻将到凌晨2点,另一个则是追剧追上了头。

就经过听力测试,两名患者都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好在经过及时的治疗,目前两名患者听力基本恢复。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增大,睡眠障碍,这些都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产生的诱因。突发性耳聋来得很快,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3天内,最好不超过2周,否则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终生的听力损失,所以治疗尽早是关键。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熊高云主任说:

尽量保持愉悦轻松、情绪稳定,勿大悲大喜。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吸烟可使血管痉挛,血循环障碍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平时血糖、血压的控制,糖尿病可以导致内耳微血管病变,在微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内耳局部缺血而发生突发性听力下降;高血压患者则可能由于血压的波动影响到内耳的血流灌注而发病。

注意环境噪音。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强度噪音,继而损伤内耳发生听力下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掏耳朵,怎么越淘越痒了?

“医生,我平时就喜欢掏耳朵,尤其是棉签在耳朵里转个遍,不掏还不习惯了。”

半个月前,家住城西的杜女士(化名)医院就诊,觉得自己耳朵奇痒难忍。

熊高云主任查看耳朵后并无耵聍(耳屎),杜女士得的是外耳道炎。

这和她长期的掏耳习惯有关。长期掏耳会影响耳部健康,可损伤耳道皮肤甚至耳膜。

熊高云主任说:如何规避外耳道炎,减少不必要的掏耳是关键。

“大部分外耳道炎多是掏出来的。”熊主任发现,很多人总是认为平时就需要自己掏耳朵,找尽了一切工具,棉签、挖耳勺、卡子……随手捏来就往耳朵里捅。

掏耳一时爽,其实耳朵真的很受伤。经常掏耳,严重的还会导致鼓膜穿孔,造成听力损失、耳鸣等。

而且,耵聍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可以在外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

外耳道本身就是有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耵聍在做咀嚼、说话等动作时会自动脱落,所以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

不过也有一种例外:油性耵聍,这种耵聍比较粘稠,需要移步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掏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期戴入耳式耳机,姑娘的听力难恢复

小美(化名)平时喜欢唱歌,时下流行的音乐,她都要学着唱起来,每天至少听三四个小时以上的音乐。

插入耳式的耳机成了她的好伙伴。无论是十字街头,还是公交车、嘈杂的商场,她都戴着耳机。有时,还要听歌哼唱着入睡。

但最近,小美总是听不到别人低声说话的声音,而且她的双耳出现了蝉鸣音,像有蝉一直在她的耳朵里叫个不停。

医院做了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她的高频听力下降。

熊主任说,长期佩戴耳机会导致耳蜗内耳毛细胞受损,出现听力下降。像小美这种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的,治疗效果往往欠满意,也往往不易恢复。

经过治疗后,小美的听力有所提高,耳鸣声变轻了,但听力还是不能恢复如初。

据了解,公交车及街道上的背景噪声可达70分贝,在这种环境下,悠闲戴着耳机,插着裤兜,貌似酷酷行走在人群中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人耳长时间接收高分贝音量,也许就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熊主任不建议在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实在不行,可以购买降噪耳机。

不想听力受损又想戴耳机,要正确使用:连续使用耳机时间不超60分钟,使用音量不超最大音量的60%,外界音乐最好不超60分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熊主任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1、警惕药物性耳聋

在耳毒性药物中,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最常见,占90%以上,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此外,如镇痛药、抗疟药、利尿剂等也存在一定的耳毒性。

首先,药物应遵医嘱使用,避免或慎用这些耳毒性的药物。

其次要监测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用药后出现耳胀、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应警惕药物性耳聋可能,及时停药并检查听力。

不熟悉的药物和不明成分的营养品也不要擅自服用。

2、重视并积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分泌性中耳炎长期不愈、中耳积液长期存在,可能发展成粘连性中耳炎,使之发生传导性耳聋,所以应尽早治疗。

关爱我们的听力,从日常做起:

1、多吃对听力有益的食物,如鱼、牛肉、猪肝、鸡、鸡蛋、各种海产品、黑木耳、黑芝麻、苹果、橘子、核桃、花生、萝卜等食物。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少吃油腻、高脂肪、高盐、辛辣刺激食物,少饮浓茶和咖啡。

2、避免在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生活。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循环系统,加重耳内神经血管缺氧,加剧耳鸣。

4、适度锻炼,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器官衰老,还可以改善情绪,平时也可多做做耳部保健操。

5、保持良好的心境,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舒缓情绪,促进睡眠。记得千万不要养成戴耳机入睡的习惯。

6、坐飞机,潜水时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耳朵。

潜水建议戴上耳塞。坐飞机时因受空气中压力变化,、可通过吞咽、咀嚼、打呵欠等动作使咽鼓管张开,缓解耳痛、耳闷等不适感。

一旦患有中耳炎要及时治疗,特别是儿童,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预防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听力障碍也很重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