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美学问题
耳朵最外面的部分叫做耳廓,它有很多作用:帮你托住镜腿、拉紧口罩、戴耳钉臭美等等。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有两项:一是作为人体的感觉器官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二是凹凸回旋的精巧结构形成头面部的美学基础。虽然其美学地位不如眼睛、鼻子重要,但畸形的耳廓同样会严重影响容貌,并引起其他问题。
耳廓的形态因种族、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特征。根据亚洲人的容貌特征,健康、正常的耳廓应该满足以下一些数据标准:耳廓长度约为65mm,60mm以下属小耳,55mm以下为严重的小耳畸形,大于70mm为大耳畸形;耳廓的宽度男性约为31~34mm,女性约为29~33mm;耳甲的深度约为15mm;耳廓与头颅侧壁呈30°角,耳甲与颅侧壁呈90°角;耳甲与耳周亦呈90°角;耳垂的长度一般在16mm左右;耳廓上缘与眉毛平齐,耳廓的上端与眉毛的连线和耳廓的下端与鼻小柱基底的连线基本是两条平行线;耳廓长轴(即耳轮最高点与耳垂最低点的连线)与鼻梁夹角约13°,太长不看。简单地说,我们通常以“不引起常人特别注意”作为判断正常耳还是异常耳的美学标准。
我们一般不会说:这个人耳朵好好看啊
我们一般只会说:这个人耳朵好奇怪啊
耳廓畸形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常见的出生体表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
结构畸形是因耳廓发育不良导致皮肤或软骨组织缺失,结构异常产生的畸形,发生率较低约1-3/,一般同时伴有中耳、内耳的畸形,伴有听力障碍,易于识别并引起重视。形态畸形是指耳廓发育完善但形态异常的畸形,发生率较高达15-20%。通常不伴听力障碍,容易漏诊及忽视。
各种类型的耳廓形态畸形
正确认识和对待耳廓畸形
即使是畸形程度最轻的招风耳也会影响容貌美观。
耳廓畸形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缺陷,还会影响患儿的听力、身体及心理发育。70%的患儿在不予干预的情况下,耳廓畸形保持原样或更严重,因此等待和观望往往延误治疗。结构畸形必须通过手术治疗,进行耳廓再造及听觉植入。形态畸形可以通过早期佩戴耳模矫正器无创矫正。
简单而又伟大的发明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Matsuo和Kurozumi首先开始采用牙科的热塑材料和胶布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获得一定效果,这是耳廓畸形矫正器的雏形。
年美国整形专家Dr.SteveByrd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耳廓矫形设备,发明了EarWell耳模矫正器,在美国广泛应用于临床,成功治疗了超过90%的先天性耳廓畸形婴儿。年此项发明在我国申请注册成功,EarWell耳模矫正器随之引进并开始用于国内患儿的治疗。
EarWell耳模矫正器的发明者:HSteveByrd.MD
EarWell耳模矫正器的构造
EarWell耳模矫正器的使用
EarWell耳模矫正器的治疗效果
原理:新生儿血循环内残存有母体雌激素,出生后72h达峰值,通过提高软骨内透明质酸浓度,维持新生儿耳廓的高度可塑性。
疗程:因耳廓畸形程度及就诊时间不同,疗程不完全一致,通常出生后3天至6周内开始矫治的,矫治周期约2-4周,较晚开始治疗或畸形严重的会延长至6-8周。效果:矫正成功率和治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美国和我国的文献报道指出:出生1周内进行治疗,耳廓形态畸形的矫正成功率可达90%以上。优点:不需麻醉及手术,无创无痛,门诊操作约30分钟,5-7天复诊1次,安全、舒适、高效。
总结
耳廓形态畸形虽然不伴有听力障碍,不影响生理功能,但影响容貌美观,易造成心理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自愈率约30%,但目前没有任何检查能预判自愈可能性,出生2周内无改善的耳廓畸形,即认为无自愈倾向。耳廓畸形整复术是眼耳鼻整形领域精细化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大、风险多、效果不稳定等不足。EarWell耳模矫正器治疗具有安全、简便、舒适、高效、廉价的优点,是出生后2周内无自行改善的耳廓形态畸形最佳治疗选择。开始干预的时间越早,治疗周期越短,矫正效果越好。
一些感想
耳廓畸形是体表常见畸形之一,是五官畸形的一种,可想而知,一个伴有耳廓畸形的孩子在成长、生活、学习、工作中会承受多大压力,其父母亲人会承受多大压力,并且这一情况不经医学干预无法改变,将持续漫长时间。
手术整复需要在患儿6岁后,耳廓发育至成年人大小的90%方可进行,通过多余软骨切除、缺损软骨移植、皮肤扩张、皮瓣转移等外科技术使耳廓获得接近正常的形态。麻醉及手术风险,血肿、感染、瘢痕疙瘩及畸形复发等并发症,术后疼痛,治疗费用,6岁前患儿已形成的心理障碍,都是极易发生,需要患儿、亲属、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每一步都充满困难,过程异常艰辛。
一项简单的发明,通过简单的操作,在患儿出生后很短时间内,解决已存在的问题,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可以说轻易间,消除痛苦,改变人生,节约社会资源,创造社会价值,意义何其伟大。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疾病终将被药物攻克,但因为各种创伤、畸形、残障疾病的存在,外科医生也终不会无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技术专家共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54(5).-.
2.MaLimin,ZhaoHui,YinBaoming,etal.AMorphometricStudyoftheNewbornEarandanAnalysisofFactorsRelatedtoCongenitalAuricularDeformities[J].PlasticReconstructiveSurgery,,(1).
3.DanialiLilyN.,RezzadehKameron,ShellCheryl,etal.ClassificationofNewbornEarMalformationsandtheirTreatmentwiththeEarWellInfantEarCorrectionSystem[J].PlasticReconstructiveSurgery,,(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