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8月1日,医院东三街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玲玲诊室里,小青(化名)6岁的哥哥小明(化名),着急给主任介绍自己和妹妹的病情。
“医生阿姨,我妹妹会摇滚,你看她可喜欢摇晃脑袋了,我是耳朵流水,里面像有虫子咬一样,不能摸。”
陈玲玲通过详细问诊得知,7个月的小青最近出现烦躁、哭闹、摇头的现象,并且喜欢用手抓耳朵。妈妈回忆,小青发生过几次呛奶的情况,而哥哥小明则是上游泳课的时候呛过水。
经过陈主任诊查,兄妹两人双双被确诊为中耳炎。
据陈玲玲说:“近期,因中耳炎就诊的孩子有所增多,夏季天气炎热,许多孩子喜欢去泳池撒欢,如果发生呛水,极有可能使游泳池里的污水从鼻腔通过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这是因为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直,呈水平位,分泌物易经此进入鼓室,对于哺乳期的孩子来说,小儿8个月以前胃呈水平位,哺乳量大或喂养后未及时扣背排出胃内气体,易引起小儿呕吐、呛咳,导致小儿中耳炎,年长儿会有耳痛、拒绝别人触摸患耳等现象。因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小儿听力,建议及时就诊,正规治疗。”陈玲玲说。
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呢?
1.不用指甲或尖锐物掏耳朵,以防内耳皮肤黏膜或鼓膜损伤、感染造成中耳炎
2.预防感冒。小儿感冒引起咽鼓管感染,咽鼓管感染后多导致化脓性的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可避免咽鼓管感染,从而降低中耳炎的发病率
3.合理喂养。小儿饮食按照少量多餐原则,1岁以前,每次喂养后将小儿竖起趴在家长胸前轻叩5—10次,排除小儿胃内气体,防止小儿呛咳
4.游泳时避免呛水,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干燥
5.洗澡时严禁水龙头直接对着耳朵冲洗,以免压力过大,损伤耳内皮肤引起中耳炎
6.积极治疗可能导致咽鼓管咽口堵塞的原发疾病,如腺样体肥大等
宣传科王晨/文
信息科文珊/版
精彩回顾
又到虫咬性皮炎高发季,外出前请备上这份“防虫手册”
孩子腹痛、发育过早,有可能得了卵巢囊肿
6岁孩子得“痔疮”,只需打几针,这事靠谱么?
三岁娃客厅玩耍“憋大招”咬断体温计吞下水银液
原来晚睡危害这么大!孩子父母要注意了……
炎炎夏日,到底让不让宝宝吹空调?
就医指南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