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岸耳鼻喉科专家热络交流助力听障患者重 [复制链接]

1#

医院院长蔡荧煌在海峡两岸耳鼻喉科外科技术研讨会上致辞。 李思源 摄


  中新网厦门5月30日电(李思源*美宝)伴随悠扬的音乐,踩着空灵的舞步,11岁的小妍(化名)29医院会议厅舞台上,跳起婀娜多姿的傣族独舞《月之花语》,令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这是患有先天性听障的小妍6年前难以想象的场景。


  当天,海峡两岸耳鼻喉科外科技术医院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由福建省残联康复部主持的“新生儿技术筛查及诊断技术圆桌讨论”中,专家们聚焦人工耳蜗深入探讨。

图为小妍上台跳傣族舞蹈《月之花语》李思源摄


  耳蜗,是人体内耳的解剖结构,负责传导并感受声波。如果耳蜗出了问题,听觉的通路就会被阻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耳蜗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患有极重度、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获得听的感觉,是目前此类患者恢复听觉的有效治疗方法。


  “装上人工耳蜗后的那一瞬间,我听到了窸窸的声音。”从舞台上下来小妍依偎在妈妈身边,她告诉记者听到声音的感觉很神奇也很开心。在6周岁之前小妍无听力没有语言能力,她的妈妈刘群珍了解到聋儿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后,于年带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了实现双耳聆听,年小妍又植入第二侧人工耳蜗。

图为时隔两年后卓明英和小妍母女重逢。 李思源摄


  “从最基础的聆听、辨别声调再到口舌操,整个语言康复过程并不容易。”刘群珍揽着女儿的肩膀,她回忆当时康复期间,小妍对音乐很敏感,喜欢看舞蹈视频书籍。“我就带她先学钢琴,然后学舞蹈,现在小妍舞蹈已经练了3年,考过了八级。”刘群珍自豪地告诉记者。


  同样幸运的还有来自厦门海沧的小润(化名),年家人为两岁的小润申请了“七彩梦行动计划”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8年过去了,如今小润是厦门海沧公立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幕式上,小润当场背诵朗读近字的文章《走月亮》,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引来阵阵掌声。


  看着主治过的小朋友在台上欢声笑语,多才多艺,端医院副院长卓明英颇为激动。他介绍,从年开始,已经有医院咨询人工耳蜗,儿童占了90%,超过个。”

图为小润上台背诵《走月亮》。 李思源摄


  医院人工耳蜗项目的负责人,卓明英表示,每年在大陆有千分之二到千分三的新生儿需要植入人工耳蜗,“未来我们需要加强产前诊断,如有必要应进行早期干预,减少或者避免儿童患有先天性听障。”卓明英指出现在人工耳蜗的技术相对成熟,两岸医学专家将持续深入研讨,推进人工耳蜗的发展。


  “台湾第一个引进人工耳医院。”医院院长蔡荧煌在开幕式上表示,20世纪90年代末,医院的创始人王永庆先生回到大陆祖籍地福建省安溪县探亲,发现不少听障儿童因难以承担起人工耳蜗的巨额费用,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最终成为聋哑人。为此,王永庆本着“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初衷,自年起开始捐赠人工耳蜗,启动“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


  研讨会开幕式后,卓明英来到后台和小朋友互动合影,落落大方的小润首先和卓明英握手致敬。时隔两年再次见到卓伯伯,在一旁的小妍笑开了花,她快步上前热情地拥抱心目中的“恩人”。(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