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5.html听力问题中
最为严重的就是听力丧失
其中,
突发性耳聋的*金治疗期是7天!
在生活中,
如果突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甚至还伴有眩晕感、
耳内闷胀感等不适
就要高度警惕了!
医院诊治,
避免延误治疗良机
耳鸣耳聋正盯上年轻人,治疗要趁早!
耳鸣耳聋可见于各年龄段,最常见于中老年患者:55岁以上人群中有长期耳鸣者可占到一小部分以上,此外,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11亿年轻人(12岁至35岁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平白无故就被“难缠”的耳疾盯上?
其实,耳朵出问题,绝不是偶然。年轻人长时间过度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下,例如用手机听音乐,长期让耳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有可能会患上严重耳疾,比如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如果早期没有引起重视,医院进行治疗,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患上突发性耳聋甚至永久性耳聋。
警惕!夏季高发的耳部疾病
一、耳鸣
耳朵不间断地鸣响,称为耳鸣。是由于内耳里微小的毛细胞受损所引起,即使周围很安静,却能隐约听见汽车的鸣笛声、嘈杂的说话声、潺潺的流水声……
耳鸣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有研究表明部分人群存在耳鸣,即每10人中便会有一人曾罹患耳鸣。
1导致耳鸣的原因包括:
听觉损伤(强噪音)、耳垢、感染、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鼓膜穿孔、中耳积液、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和年老。
2耳鸣分类:
①客观性耳鸣:指有真正的物理性声波振动存在,可被他人察觉的耳鸣。它是身体本身产生的声信号,有时把听诊器放在患者的外耳道就能听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或消除这种体内产生的信号。
其原因主要有血管源性和肌源性两种,比如颅内外血管因素、软腭肌阵挛等,要尽力去寻找病因。
②主观性耳鸣:在临床上更为常见,是指没有真正的物理性声波振动存在,无法被外人察觉或用仪器记录的耳鸣。它是一种主观症状,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客观检查方法,主要靠患者的主诉和个体感受。
主观性耳鸣可伴或不伴听功能障碍,即使听力正常者也可能耳鸣,这些患者大部分伴有情绪起伏大、焦虑、过度劳累或亚健康状态等。
3如何消除耳鸣?
耳鸣是身体的报警器,人体很多系统出了问题,都会以耳鸣的形式发出警报。
想要消除耳鸣,早期诊治有助于病情的好转。耳鸣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的识别病因,辨明机理。
急性耳鸣(3个月以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尽量消除耳鸣,防止其慢性化。
二、突发性耳聋
它是指在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耳鸣、眩晕、耳闷胀感等不适,也称作“暴聋”或“突聋”。
突发性耳聋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年轻人耳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资料显示,发病人群中有10几岁的学生,20~30岁的白领职员,其中30~5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
1导致突发性聋的原因包括:
专家表示:大部分年轻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是损伤听力的重要原因。如长时间戴耳机、长时间接电话、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熬夜、常处于噪音大的环境里(酒吧,夜总会)等。
突发性耳聋的诱因还包括:中老年患者有血管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还有一些患者有血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突发性耳聋目前缺乏明确的病因,大多认为与循环障碍,耳部缺血缺氧有关,因此,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明显。
2突发性聋需要尽早治疗!
3医院就诊。突发耳聋后72小时内是治疗*金期,超过72小时后治疗有效率直线下降。所以应该立刻医院就诊,及早用药。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远离耳聋耳鸣?
1避免接触噪音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尽量避免使用耳机,听音乐、看剧时最好外放声音,如果一定要使用耳机,每天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对于已经出现耳鸣耳聋症状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到如KTV、舞厅和跳广场舞的广场等噪声环境中去。
2避免使用耳*性的药物
比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耳*性药物,不论是静脉点滴还是肌肉注射,都不要使用。
3注意调节情绪
尽量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不要让自己过度疲劳。
4注意均衡饮食
注意饮食的清淡和均衡,少吃油腻肥厚的食物,吃大量的油炸食物或过量饮酒都可能成为耳鸣耳聋的诱因,生活中要多加注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女性健康问题
长按图片添加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