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抱着睡很久,一放就睁眼,落地醒太恼火,5 [复制链接]

1#

如果让新手妈妈们吐槽一个最棘手的哄睡问题,恐怕99%的人都会说是:落地醒。

我家宝宝3个月的时候,几乎每次小睡都是在我的怀抱里睡的,从头睡到尾,只要尝试把他放下,就会立刻醒来,哭闹,然后我只能重新进行一轮哄睡,好不容易哄睡以后,自己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与其再放下再醒来,不如就这么抱着他睡吧,好让我觅得片刻的安宁。

后来和很多新手妈妈聊天,原来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段抱着放不下的哄睡日子实在太惨烈了,*知道我们是凭借着怎样的意志力坚持过来的。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是爸爸遭遇“落地醒”的宝宝,小心翼翼、如临大敌般放下睡熟的宝宝,就在着床的那一刹那间,宝宝醒了,眼睛睁得贼亮贼亮地盯着爸爸,我不禁笑出了猪叫声,好后悔,当时怎么没让儿子折磨折磨他爹呢?

这段痛并快乐的哄睡时光,就叫“家有一个落地醒的娃”,顺带来一张来自我儿子落地醒的深情的凝望。

今天,我决定再次回忆一下这段苦涩的岁月,给正在被“落地醒”虐的体无完肤的新手爸妈们捋一捋,该怎么应对。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落地醒

落地醒是指当我们准备把睡着的宝宝从怀抱中抱出来然后放在床上的时候,宝宝就醒了,通常的表现就是手脚乱动、来回扭头、睁眼醒来,提示家长:想悄没声息的趁我睡着的时候把我放下好解放自己?呵呵~没门!

此时此刻,周围的空气放佛都冻结了,我们动了动僵住的手,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麻溜地抱起宝宝,走啊走、摇啊摇,期盼宝宝重新睡着。

一口老血梗在喉头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了。

落地醒是一种对宝宝和家长都不友好的睡眠问题

落地醒一般会出现在小月龄的宝宝身上,2-5个月的宝宝尤为常见,6个月以上的宝宝也会出现,只不过概率低一些。

对于宝宝来说,落地醒会让宝宝的睡眠变得破碎,本来可以睡一个多小时,但是由于期间家长尝试放了几次,而被迫醒来,醒来意味着这次小睡被打断了,宝宝会出现哭闹、情绪非常不好的情况。

如果宝宝落地醒的状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会影响宝宝睡眠能力的发展。

对于家长来说,落地醒增加了家长的哄睡困难,因为宝宝在没有睡足的情况下醒来状态是糟糕的,再次哄睡的难度就会增加,为了防止宝宝落地醒而长时间抱着孩子睡觉,腰酸胳膊疼,每天占据的很多时间在抱睡这个事情上,抽不开身。

通常大部分妈妈都会选择忍耐、硬抗,因为哄睡工作基本都是妈妈一人承担的,所以,如果宝宝总是落地醒,妈妈的睡眠质量也会急速下降,情绪崩溃,甚至有种孤立无援的无奈。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抱着睡很久,一放立刻醒”的状况呢?落地醒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

宝宝出现的任何睡眠问题背后一定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落地醒来说,基本上是因为下列这些因素造成的:

1、睡眠环境发生了变化

美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哈维卡普博士,也是风靡全球的新生儿5S安抚法的发明者,他提出了一个理念叫:缺失的第四期,他表示人类的宝宝提早出生了3个月,这3个月原本应该继续呆在妈妈肚子里,但是由于人类的身体结构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宝宝们提前“出生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其实更接近胎儿的状态。出生以后的宝宝所需要的环境,应该是类似妈妈子宫的环境

我们可能无法想像一个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面对这个突然而至的陌生的世界,是何等的恐慌和害怕。

▲出生之前,宝宝们的睡眠环境是这样的:

被温暖的子宫壁紧紧的包裹在小小的空间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伴随着妈妈的动作来回摇晃和摆动每天被持续的“嘘”声包围着(类似我们把头全部扎进游泳池里听到的声音)自己呈现手脚蜷缩的姿势▲出生之后,宝宝们的睡眠环境发生了变化:

好大好空好宽阔的空间没有温度的衣服床品有频率的摇晃和摆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突然的抱起和放下持续的熟悉的声音没有了,各种嘈杂的、频率不一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自己呈现出平躺的姿势,无法恢复蜷缩的状态▲睡眠环境的改变,让宝宝很不适应,当妈妈抱起宝宝喂奶、哄睡的时候,我们的臂膀、怀抱又让宝宝找到了一些似曾相似的感觉:

又听到了妈妈的心跳声又感受到了妈妈的温度又可以蜷缩着被妈妈紧紧抱着又出现了有频率的晃动和摇摆宝宝在这样熟悉的环境下渐渐睡着,当妈妈在宝宝浅睡眠的阶段试图把宝宝放下的时候,睡眠环境瞬间发生了改变,敏感的宝宝立刻察觉了出来。

2、内耳前庭发育不完善

内耳前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它就藏在我们的耳朵里,看起来像一个小小的蜗牛,却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调节身体及眼球的动作,平衡身体与地心引力的关系,感应我们身体的空间位置。接收来自脸部正前方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讯息,然后进行过滤和识别再传给大脑,使大脑不至于过于忙碌。内耳前庭可以说是大脑的门槛,从胎儿发育分第九周的时候,内耳前庭就开始进入工作了。

英国切斯特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INPP)研究所所长SallyGoddard在她的书中讲到:胎儿孕育在子宫中时,因为妈妈肚子里有羊水,胎儿飘浮在羊水中,并且有妈妈骨架的支撑,一定程度上重力影响是被减弱的,但是当婴儿出生以后,就必须自己适应来自重力的全部压力

所以,婴儿出生以后,是无法平衡自己的身体的,虽然我们看上去宝宝们软踏踏的躺在那里,但是实际上宝宝们却像一个鸡蛋一样,被放在一个平面上。

此外,内耳前庭发育的水平不同,对各种感官刺激的接收处理能力也不同,造成的情况就是:内耳前庭这个雷达器官特别敏感。

当我们试图把宝宝放到床上的时候,如果宝宝的头部先着床,内耳前庭就会立刻感应到,拉响警报:不好了!我要失去平衡了!我要坠落了!快醒来!同时,触觉也感受到了温度变冷,空间变大,嗅觉也感受到了妈妈体味渐渐消失,内耳前庭肯定是惊慌失措,就像一个警惕的哨兵,立刻把这些信息报告给大脑,大脑就会立刻做出反应,唤醒宝宝。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动作已经很轻很缓慢了,但是如果先放头部(刺激到了内耳前庭)或者屁股(触发了原始反射),宝宝立刻就会睁开眼睛,bulingbuling的看着你。

可能有的妈妈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就从来没有落地醒呢?

这和妈妈孕期的运动和宝宝的个体发育水平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3、身体紧张的原因

每个宝宝出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肌肉紧张,医生称之为:肌张力。

当我们用手去触摸宝宝的大肌肉群时,会感觉到紧绷的状态,这种紧绷的状态让宝宝无法放松身体进入睡眠。他们又很弱小,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调整姿势。

当我们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像鸡蛋一样的宝宝找到了可以承托自己的鸡蛋托,感受到了平衡,同时我们的抱姿能够让宝宝蜷缩起来放松身体,

但是,如果放下,这种舒适的感觉就会消失,宝宝会立刻醒来要求回到舒适安稳的怀抱中。

这种感觉就好比我们穿着高跟鞋逛了一天商场,全身酸痛,又困又累,瘫在床上想要睡,但却被肌肉的一阵阵酸胀紧绷干扰着睡不着。

这三点是产生落地醒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内耳前庭和身体紧张这两个因素又是重中之重,同常也是我们根本察觉不到,我们只看到宝宝放下就醒的这个表象,觉得宝宝很难伺候,很折磨人,但其实宝宝们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也许这时候有一些过来人会告诉你:你不能这么惯着宝宝,一直抱着睡,以后形成习惯了就再也放不下了,也许还会有一些人给你传授破落地醒的方法,比如:睡着了就放,如果哭了就拍拍,还哭再抱起来,睡着了再放,哭了再拍,实在不行再抱起来,如此抱起放下,抱起放下,时间长了就好了。或者干脆建议你狠狠心,让宝宝哭,哭累了就睡了。

你会采用这种方法么?我觉得我是无法接受的,因为我无法预判这个抱起来再放下实施起来会有什么困难,会对宝宝产生什么不利影响,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像个玩偶被来来回回这么折腾?

造成落地醒的原因其实是生理原因,那么应对它就应该从改善生理条件着手,采用温和的办法。

1、应急之策一:注意放下的方法及细节

首先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应急之策,解决燃眉之急,确保每次放下的时候不触发宝宝的小雷达:内耳前庭。放下的时候把握两个不要一个时机

不要先放头不要先放屁股在宝宝进入深睡眠阶段再放关于正确放下宝宝的步骤可以参考纽诺育儿专家王荣辉老师的“九步放下法”:

家长走到床边轻轻俯下身子,注意把握好距离,不要把宝宝放在床边,尽量放到床中间。放下宝宝的脚丫子放下屁股放下背部,放到脖子处时,一只手托住宝宝脑袋,另外一只放在宝宝身子下面的手轻轻抽出来放下头的同时,自己的脸贴着宝宝的脸双手压住宝宝双臂,慢慢离开宝宝脸颊观察宝宝有没有被惊动慢慢离开如果宝宝此时开始动弹,立刻按住宝宝双臂。一般情况下,按照这个步骤放下不醒的成功率是90%,如果新手爸妈放失败了,不要灰心,也不要彻底否定这个方法,要多试几次。

实践出真知,很多家长在与宝宝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比如:

在宝宝身边放一个玩偶或者枕头,把带有妈妈乳汁的衣服套在玩偶上,让气味陪伴着宝宝(但是这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宝宝,我自己试过几次,失败率在70%)2、应急之策二:掌握正确的放下时机

宝宝和成人的睡眠模式有一个区别:宝宝入睡的时候是先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是容易受到干扰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放下宝宝,势必会很容易清醒。

我们应该等到宝宝进入深睡眠的时候,再放下宝宝,什么时候是深睡眠状态呢?当宝宝眼睛不再动来动去,呼吸均匀,四肢彻底放松,手臂在两侧自然下垂,小手张开,肌肉完全放松的时候,就是深层睡眠了,此时再采用九步放下法,成功率会非常高。

当然,这2条完全是应急之策,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落地醒,还是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

3、模拟子宫的环境,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按照哈韦卡普博士的理念,可以给3个月内的宝宝模拟子宫的环境,让宝宝补足“缺失的第四期”。

白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在宝宝入睡的时候,放着白噪音在床上拍睡。白噪音可以是海浪的声音、风声、流水声、吸尘器声、子宫内声音,很多音乐软件上都可以搜到音质不错的白噪音,如果床拍宝宝睡不着,可以暂且抱着走一走,但不要摇晃,等宝宝睡着以后采用上述步骤放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喜欢的白噪音不一样,家长要多试几个,然后观察宝宝的状态,在听到白噪音的时候是否越来越平静,直至睡着。

晚上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襁褓法和白噪音结合的方式哄睡晚上入睡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宝宝打好襁褓(正确的襁褓是只裹紧宝宝上半身,而不是全身包紧),然后放着白噪音尝试床上拍睡,如果宝宝床拍睡不着,必须要抱起来,可以暂且抱着带着襁褓的宝宝走一走,但不要摇晃,等宝宝睡着以后放下,一整晚宝宝都是裹着襁褓睡觉。

4、适当的内耳前庭训练,让小雷达不要太敏感

落地醒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宝宝的体位发生了变化,在我们成人看来小小的放下距离,对宝宝来说可能是从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宝宝训练一下内耳前庭这个小雷达,准确判断高度,适应体位变化。

内耳前庭的训练属于比较专业的训练,我们在给宝宝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法、力度、幅度和时间,避免造成伤害,或者出现刺激过度的现象,所以我在这里介绍两个比较容易操作的训练手法:

1)毛巾秋千

找一条长方形的毛巾,大小相当于宝宝的包被那么大,只要能放下宝宝还有些盈余就可以然后爸爸妈妈分别站在毛巾的宽边两端,把宝宝以平行于长边的方向放在毛巾中间位置爸爸妈妈以扎马步的姿势半蹲,两腿分开距离是肩宽的1.5倍,分别提起毛巾的两个角缓缓的将毛巾提起来,离地不超过20厘米开始缓慢的左右左右摇摆,摇摆幅度不超出大人的两腿距离2)瑜伽球

如果家里有瑜伽球,可以让宝宝俯趴在瑜伽球上把宝宝的两个手向前放好大人用手扶住宝宝的背部防止宝宝滑落前后左右轻轻推动宝宝小幅度顺时针转一圈小幅度逆时针转一圈这两组内耳前庭的训练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不论是什么训练方法,都需要注意这几点:

在宝宝情绪不好、生病的时候不要做训练时间放在早上、中午,不要在下午临近*昏、晚上睡觉前做,避免刺激过度每组不超过2分钟,一天不超过6组需要持续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效果的坚持做内耳前庭的训练,能够促进宝宝内耳前庭的发育,更好的把握平衡,处理接收到的感觉讯息,不要总是“大惊小怪”。

5、抚触按摩--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

抚触按摩是缓解身体紧张的最好方法,很多妈妈都知道抚触按摩这么个事情,但执行力却不够,很多妈妈只是在带孩子游泳洗澡的时候,让工作人员给宝宝做一遍,在家的时候基本没有给宝宝做过。

其实,抚触按摩是需要每天坚持给宝宝做的,并且至少要做够30分钟,只有长期坚持下来,才能看到抚触按摩的效果。

之前在给一位妈妈解决宝宝睡眠问题的时候,就发现宝宝的身体是比较紧张的,经常翘起腿砸床,仔细询问过妈妈以后才发现,妈妈很少给宝宝做抚触按摩,后来这位妈妈开始坚持每天给宝宝做30分钟的抚触按摩,惊奇的发现,宝宝的腿部比之前柔软了很多,睡的也更加安稳了。

抚触按摩的手法其实很多,各种视频网站都可以搜到,手法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抚触按摩的时候,最好别给宝宝穿衣服,把室温调节好,使用按摩油直接接触宝宝的身体,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宝宝不开心、情绪不稳定的是不要做,避免让宝宝讨厌抚触按摩。不要先从最敏感的脸部开始抚触,可以先从宝宝不排斥的其他部位开始,比如腿部。抚触按摩的时候,配合轻柔的音乐,妈妈要和宝宝互动起来,有说有笑,有情感交流,而不是干巴巴的为了完成任务。当你听着柔美的音乐,充满爱意的抚摸宝宝的身体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刻非常美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对宝宝的落地醒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至少不会继续心存抱怨,觉得睡渣宝宝就是来折磨老母亲的,或许,我们应该更加心疼宝宝,心疼这个有苦说不出的bab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