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入人体最小骨,中耳炎患者重获新声 [复制链接]

1#

导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

然而,记者医院了解到,该院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欢迎——该方法能将钛质人工听小骨植入听骨链,重建鼓室,让中耳炎患者重获“新声”,同时避免了手术之苦。

医院将钛质人工听小骨植入听骨链,重建鼓室,让中耳炎患者重获“新声”,同时避免了手术之苦。

1先切后“搭桥”人工听小骨显威力

据了解,年5月,医院迎来了中山大学耳鼻喉专业许庚教授团队,该团队在听骨链重建术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力该专家团队的理论及技术,医院努力学习,提高技术,逐步掌握并开展了听骨链重建术这一治疗方法,截至目前,已有近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在该院治疗后重新恢复听力。

家住西乡的50岁女患者钟女士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已有数十年。由于耳朵长期化脓,她的听力每况愈下,近年来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仅打电话吃力,还经常会有阵阵恶臭的脓液从耳朵里流出来,既难受又尴尬。”她告诉记者。

无奈之下,钟女士于近期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做CT和耳内镜检查后,被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经检查,医生发现钟女士的耳朵里长了一个近8mm的胆脂瘤,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化脓还极易引起颅内感染并发症。此外,受中耳炎症的长期腐蚀,钟女士的鼓膜及部分听小骨已经缺失,造成听骨链(由鼓膜及三块极小的听小骨组成)中断,听力会进一步严重下降。

治疗团队对钟女士的病情进行会诊后决定,采用新技术为其治疗。

听骨链重建术是恢复鼓膜和内耳之间的稳定链接,重建中耳鼓室的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达到恢复或改善中耳传声系统功能的手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存患者听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科主任利显民主任医师说,胆脂瘤的清除和人工听骨的放置都有严格的要求,稍有偏差,不仅不能杜绝流脓,还有可能造成患者听力丧失。

“治疗期间,我们首先彻底清理了胆脂瘤,修复了鼓膜,以杜绝流脓;同时,植入人工听小骨,为患者重建了新的声音传导‘桥梁’。通过这一疗法治疗后,钟女士的听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

2鼻颅底手术轻松取出鼻内大血管瘤

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耳鼻喉专业团队来到医院后,还指导协助该院开展了在专业领域较为复杂的内镜下鼻颅底手术,给深圳的患者带来福音。

40多岁的患者陈先生鼻子经常出血,到医院经CT、MRI及鼻内镜检查后,医生发现他的鼻咽里居然长了一个栗子般大小的红色肿物,后又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

手术最大的难处不在于如何把肿瘤清除,而是如何在术中防止鼻出血。“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手术很容易引起凶猛的鼻出血,而且很难止住,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患者极易出现生命危险。”利显民介绍,以往深圳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大多数都会医院进行治疗。

但随着许庚教授团队与医院耳鼻喉科的深入合作,我们现在也能成熟地掌握这门技术,并广泛应用了。通过联合麻醉科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及不影响正常健康的情况下,巧妙地将患者的血压降低到一定水平,再将内镜及手术器械置入鼻孔,顺利为患者切掉纤维血管瘤。

患者陈先生就是在医院治愈的。该院麻醉科与耳鼻喉科一起合作,为陈先生切除了鼻内栗子般大小的纤维血管瘤,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半小时,且没有出现大量鼻出血。

3治疗疑难耳鼻喉疾病不用再出深圳

据了解,在我市“三名工程”的推动下,医院已与中山大学耳鼻喉专业联合成立了耳鼻喉专业工作站,造福深圳患者。医院为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鼻微创外科的领*学科。在医院成立工作站后,医院开展多方面的理论培训,同时提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鼻、耳、喉等疾病诊疗技术,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肿瘤、耳聋、耳鸣、头颈肿瘤、声嘶等,另外推出的治疗打鼾的手术效果也不错。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让深圳市民看病少跑路,少花钱,医院工作站内包括许庚教授在内的4名耳鼻喉科专家放弃休息时间,每周日上午出诊,下午为患者做手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数百位疑难耳鼻喉疾病患者在该院治好了疾患,真正实现了耳鼻喉科疑难病治疗不用出深圳。

深圳特区报记者戴晓蓉吕二函通讯员王学良向其国/文

编辑:吕叔阳

长按指纹扫描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