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腾讯医典
典哥的朋友老王,昨晚熬夜刷手机,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发现不对劲了。
他感觉:头晕目眩,整个天花板都在旋转,整个人站不住地往后面倒,即使躺在床上,还必须朝一个方向躺着才不会晕……
本以为是低血糖没当回事,可之后几天,只要早上起来一翻身,都还是会头晕……
医院看病,结果耳内科医生检查后,说是“耳朵里的‘石头’掉了,得了耳石症……”
耳朵里也会长石头?耳石症是什么病?典哥今天好好说说。
我们都知道,耳朵是听觉器官,但它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平衡器官。
人的内耳中,有感受、调节身体平衡的结构,其中就包括球囊、椭圆囊。
在这些结构中,有一种帮助人体感受重心变化的物质——碳酸钙盐结晶,长得就像石头一样,所以叫“耳石”。(不是耳屎,耳屎学名叫耵聍)
如果这个“石头”因为某些原因脱落了,进入内耳的半规管,在内耳的淋巴液里游动,随着人体头部变化位置,就会导致出现眩晕的症状,这就是耳石症[1]。
虽然患上耳石症的人会有眩晕的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晕眩都是耳石症。它占所有眩晕的1/4-1/3[2]。
判断是不是耳石症,可以先了解下它的三个特征:
1.良性
它可治疗、可自愈,多数人在几天或几周内会好转。
2.阵发性
多数人头晕发作时间短暂,估计也就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的。虽然时间短,但可能多次、反复发作,也是很让人烦。
3.位置性
耳石症引发的头晕和头颈转动有关。
有时候可能你休息或起床时,在床上翻个身,都会引起天旋地转,同时还可能恶心、呕吐;有的人则是起床或后仰倒床时发作,除此之外,走路时啥事没有[4]。
耳石症除了眩晕,还可能有其他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感觉头重脚轻、平衡不稳感等,但特发性的一般不会有耳聋、耳鸣、耳闷等症状。
这些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如果要确诊,医院。毕竟已经证明的可导致眩晕的疾病有80余种,不容易诊断和鉴别。
小提醒:非眩晕门诊的医生可能对耳石症不熟悉,可能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等。
一般来说,耳石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在体位突然改变时最容易发生,比如仰头晾衣服、拿高处的东西、起床等等。
但随着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熬夜频繁、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工作等情况增多,现在耳石症在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艺人王俊凯也曾经因为连夜彩排中招。(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来源:微博)
现在年轻的低头族,更容易患耳石症。
因为长期低头会影响到耳朵的供血,如果突然抬头或者转变头部的方向位置,就有可能导致耳石脱落,引发眩晕等症状。
可千万别再以为是低血糖,不当回事了!
(来源:soogif)
虽说耳石症不会致命,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
一旦发作起来,晕得七荤八素,换谁谁不难受啊!
特别是老人,如果出现眩晕后不慎摔倒,对身体的危害和隐患更大。
所以,一旦出现短暂的突发眩晕、呕吐、恶心等症状,医院明确疾病原因,及早治疗。
如果确诊是耳石症,该怎么办呢?目前常用的耳石症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
1.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医生可徒手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良好,往往几分钟就可以起到效果。
耳石复位的手法原理,有点类似于小时候玩的滚珠迷宫。
在迷宫内,滚珠会到处乱滚,需要我们把滚珠移动到目标位置。
医生治疗耳石症,就是通过手法转动患者头部,将在“迷宫道”中“乱游荡的耳石”送回到原来的位置上[6]。具体的复位手法如下:
第一步: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
(来源:AskDoctorJo-youtube)
第二步:头转回中线位,向健侧转头45度
(来源:AskDoctorJo-youtube)
第三步: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面呈45度
(来源:AskDoctorJo-youtube)
第四步:保持此头位回到坐姿,含胸低头30度
(来源:AskDoctorJo-youtube)
上述每个位置,均保持到眩晕和眼震消失。
对于耳石症的治疗,别看动作简单,医生的经验是否丰富至关重要。
千万别想着自己来复位!否则耳石有可能到处跑,造成耳石异位,引发更严重的情况。
复位成功后也不要马上就急着回家,医院保持头直立位休息约半小时后再离开。
复位后三天内最好不要平躺着睡觉,可以采取高枕卧位,垫高枕头,让头抬高30度左右,便于恢复。
2.药物治疗
如果除了眩晕,还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进行缓解。
最后提醒大家,耳石症这病虽然麻烦了点,好在并不难治,所以如果出现症状,不用太担心,还是那句话:有病找医生。
审稿专家:曾祥丽
医院耳内科专科主任、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原红艳,张淑香.药物与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
2-84.
[2]吴子明.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BPPV诊疗指南介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7
/p>
[3-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
0-86.
[5]蒋子栋.耳石症——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眩晕.中国医药报.年11月28日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