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代偿是指因时间推移和相关中枢调整而出现的前庭功能的恢复。对前庭代偿状态的掌握对前庭损失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代偿过程中前庭功能检查有哪些结果变化呢?
我们分别看下自发眼震、反向眼偏斜和视频头脉冲试验在不同疾病的不同病程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01自发眼震:前庭眼震的强度随着代偿的建立出现而减弱。
先举个前庭神经炎的患者嗦~
在患者发病当天发生了什么——视觉屏蔽下自发眼震左向7°/s、下跳5°/s(注:HR=水平,VR=垂直)。
在发病第三天发生了什么——视觉屏蔽下自发眼震完全消失。
再举个前庭中枢的患者嗦~
在发病当天发生了什么——视觉增强下凝视平视位眼震左向9°/s、上跳36°/s。
在发病第三天发生了什么——视觉增强下凝视平视位眼震左向5°/s、上跳7°/s的自发眼震。
在发病第七天发生了什么——视觉增强下凝视平视位眼震上跳3°/s的自发眼震。
02反向眼偏斜(SkewDeviationTest):随着代偿的建立,平均眼位偏移程度降低。
在发病第一天和第三天发生了什么——右眼遮盖时出现水平向右4°偏移、垂直6.8°向下眼位偏移(右下斜视)。
在发病第七天发生了什么——0.8°水平眼位偏移、3.2°垂直眼位偏移。
03头脉冲试验(vHIT):补偿性扫视波可能从显性变成隐性。
在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