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4日-26日,本工作室助理万莉莉(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优才计划“沟通组”成员)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面向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青苗计划“沟通组”成员,开展“听觉康复的理论与实操”专题培训。青苗计划是针对广州市年轻特殊教育教师的系列研训活动,由广州教育学会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7月24日,万莉莉主要向大家介绍听觉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万莉莉开展培训首先,万莉莉与大家理清声音的四大特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其中,音高即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音强即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长即声音的长短,与发声体的振动时间有关。音色即声音的特性。接着,万莉莉呈现若干视频,向大家形象介绍耳朵的构造及个体感知声音的原理。其中,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功能是集音。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其功能是扩声。内耳包括前庭、耳蜗和咽鼓管,其功能是感音。个体感知声音时,声音先从外耳传到中耳,再从中耳传到内耳,最后从内耳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经过大脑的解码后,个体就能理解声音。随后,万莉莉解说听力测试的常识及听力障碍的程度、类型。其中,听力测试可以分为主观测听及客观测听两种类型。对于2岁半到5岁的儿童来说,主观测听的方式为游戏测听。对于5岁及以上的儿童来说,主观测听的方式为纯音测听。听力测试的结果能显示个体是否患有听力障碍。最后,万莉莉讲解两种助听设备(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常识。助听器主要适用于轻度、中度的传导性听力障碍患者,属于听力补偿设备。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重度、极重度的感音性听力障碍患者,属于听力重建设备。无论是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儿童佩戴这些助听设备后,需要及时接受听觉康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助听设备的作用。听完万莉莉的介绍后,参训学员普遍表示:虽然我们基本是培智学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较少接触到听障儿童,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康复训练教师,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学习听觉康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未来可能教导合并听障的多重障碍学生及巡回指导融合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挑战!参训学员认真听讲
图文\编辑:万莉莉
审稿\校正:陈海苑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广东省陈海苑名教师工作室